“真的太感谢法官了,现在我们一家对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在160万赔偿款全部存入何某家人账户以后,何某家人哽咽着对王开锋法官表示感谢。
案件回顾
事情还要从2023年9月份说起,原告何某原受雇于被告常某为某公司从事电力维修工作,在一次施工过程中,何某不幸发生事故,受伤较为严重。后经鉴定何某构成二级伤残,且日后需要完全护理依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何某及其家人对未来感到深深的无助和担忧,在与二被告就赔偿金额协商未果后,何某遂决定向法院求助。
调解过程
在接收该案后,防胡法庭庭长王开锋立即与何某取得联系,在了解到何某目前生活不能自理,其家庭生活也陷入困顿,为了帮助何某尽快解决困难和省下近万元诉讼费,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王开锋当即决定启动“劳务调解室”绿色通道,以诉前调解的方式化解双方矛盾,实现案结事了。
调解过程中,双方在支付赔偿金数额上互不让步,这让该案一度陷入僵持。于是王开锋和调解员赵锋采用“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分别与原、被告进行沟通,并结合原告何某伤残情况、法律相应伤残赔偿标准、当事人的履行能力向双方释法明理,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对方难处,经过多番的劝导调解,原、被告各退一步,并达成调解协议,约定2024年2月1日由二被告一次性给付原告何某各项损失共计1600000元。随后,双方向法庭申请了司法确认。
在履行当天,因银行卡限额问题,为尽快履行义务,被告方遂携带多方筹集的160万现金赶到法庭。随后,在法庭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被告常某将赔偿款存入到原告何某指定的银行卡中,原告何某也向被告方出具了收条。
最是天寒地冻时,司法为民暖民心。该案的成功化解,是淮滨县法院解决好人民的“难事”,办好群众的“揪心事”的生动体现,让公平正义通过人民法官传递到了当事人心头。下一步,淮滨县法院将继续坚持能动司法理念,以“如我在诉”的责任感,用专业和温情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全力推动解纷实效再提升,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供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