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李庆军—— 一心干事 一身干净
确诊尿毒症两年,又遭脑梗,52岁的李庆军仍坚持参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年的员额制考试。
“法官不办案那还有什么价值?”李庆军曾对同事说。
“高龄”法官李庆军,最终以民事专业考试全院第四名的成绩过关。妻子马凤实忘不了那天,“我从没见他这么高兴过。”
李庆军生前是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的副庭长。大家都知道他有个毛病:不爱喝水;不知道的是,2014年被确诊为尿毒症,他需要严格控水。断案子说到舌头发僵,他就漱口,再把水吐掉。
怕耽误工作,李庆军选择了可以在家做的腹膜透析。1天4次,常常来不及吃饭就匆匆上班。李庆军去世后,马凤实在他办公室发现了满满一抽屉过期的饼干点心,都是来不及吃的早餐。每月去北京复查,他总选择乘坐周一夜里的火车,周二做完检查直接回办公室加班。
“咱能不能歇歇?”听到妻子的“唠叨”,李庆军总说,“我一个农家子弟,能走出大山当上省高院的法官,多光荣多幸运啊!我就想好好办案。”
在与病魔抗争的几年间,李庆军的办案量在全庭名列前茅,生命的最后8个月,他依然是办案最多的法官。
“一个标的额再小的案件,对普通家庭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案件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司法公正的信心。”李庆军说。
曾任李庆军法官助理的王卫霞记得,他曾办过一件农民工讨薪案,争议焦点只有3500元,因证据不足,农民工一二审均败诉。有合议庭成员建议驳回,李庆军不同意,“钱不多,从现有证据看,也没发现原判决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我们不能从心理上轻视这类案件,要让当事人打心眼里接受处理结果。”后来,在他的努力下,虽然维持了原判,但农民工心服口服。
李庆军是同事们眼中出了名的“三不法官”:不向领导伸手,不向同事朋友伸手,不向当事人伸手。每当有人因为案件打招呼,他总是说:“我做这份工作一定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双方当事人,不给法院抹黑,不给法官抹黑。”
2018年9月28日,李庆军因病抢救无效离世。2019年3月,当选“感动中原”2018十大年度人物。2019年7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共河南省委在郑州召开表彰大会,追授李庆军同志“全国模范法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5年,李庆军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向组织提要求,从不向领导要待遇。”河南省高院院长胡道才说,“每位法官都应向李庆军学习,把案子办到让老百姓认可。”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李庆军事迹后,他们有话说……
9月1日19:17分,央视新闻联播播出近4分钟的新闻,对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副庭长李庆军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坚守初心的模范法官”是新闻联播对李庆军的评价。
央视新闻联播对李庆军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李庆军生前是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副庭长,从事审判工作25年,他始终公正司法,所办的案件无一错案、无一上访。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庭长卜发忠:“当时请假的时候根本没说要换肾,就是说要做一个小手术。(后来)我们才知道庆军同志是忍受着这么巨大的病痛和我们一起正常地工作。”
李庆军的家乡在济源市邵原镇北里洼村,1982年,他考上了河南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李庆军先是做了一名老师,后来他又考取了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1993年进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南阳市的周光华老人因土地和房屋使用权和一家企业打官司,每到执行阶段对方都提出新的异议进行阻挠。案件分到李庆军手中后,他依法驳回了企业的再审申请。周光华收到了“维持原判”自己胜诉的裁定书,案件得到顺利执行。当事人周光华:“李法官说了,不管谁势力再大,我都依法办案。我胜诉了以后,这么多年我忘不了他。这么好的法官不在了......”
重乡情,但为案件说情打招呼的事李庆军从来不干。侯怀乐是李庆军的高中同学,有一次他的亲戚在济源跟人打官司,想少赔点钱。他找到李庆军帮忙,没想到被断言拒绝。侯怀乐:“庆军坚决地说,让我给济源法院打招呼,这是不行的,我可以给你分析一下案情。当时我也很生气,后来想了想,这不是庆军同学不近人情,而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14年,李庆军被确认患有尿毒症,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放弃了治疗效果更好的血液透析,选择了自己能操作的腹膜透析。病痛发作时,疼得走路都困难。他依然坚持上班,妻子劝也劝不住。妻子马凤实:“他总是说,你不知道,我在家闲着浑身难受。我一到单位干起活儿来,那浑身是劲儿。”
手术后的监护期里,李庆军一边挂着氧气袋透析输液,一边打电话给当事人讲解法律问题。妹妹急得在病房外哭,医护人员也不理解。李庆军妹妹李凤莲:“我急得一圈一圈地转。然后到晚上我去探视,我哥就说,人家也是有事了想问我,你说我不就是懂个法嘛。”
李庆军去世后,家人在他的办公室里发现了19本日记,除了少量生活片段,大部分是工作记录。
在同事眼中,李庆军是出了名的“三不法官”——不向领导要待遇、不给同事添麻烦、不向当事人要好处。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副庭长姚世宏:“他经常说,每当我在打判决书的时候,总感觉到败诉的一方当事人在看着我。我们在办理每一个案件的时候,一定要把事实查清楚,把道理讲明白,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河南高院组织干警收看新闻联播关于李庆军先进事迹的报道
当晚,河南高院组织全院干警收看李庆军事迹报道,干警们纷纷表示深受感动。
河南高院民四庭庭长周志刚:“作为一起工作了25年的同事,我觉得庆军同志在‘有所不为’和‘有所为’方面,都做到了极致。在‘有所不为’方面,他从来不向当事人伸手,不向领导要待遇,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过分的要求。另一方面‘有所为’,庆军同志从1993年进法院直到他最后去世,都没舍得脱下身上的这身法袍,他对这个职业的热爱是我见过最强烈的。”
河南高院政治部干警赵栋梁:“庆军同志去世后的第二天,我按照省高院党组安排开始了解和采访他的事迹。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既是我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精神洗礼。李庆军同志来时是大山赤子,归去时仍怀初心。”
河南高院组织干警收看新闻联播关于李庆军先进事迹的报道
河南高院研究室主任马献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关于李庆军同志先进事迹的报道,又一次湿润了我的眼睛,又一次震撼了我的灵魂。他身上那种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力量就像强大的磁场,吸附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向他靠近,向他学习,向他所指引的方向去努力。”
河南高院民四庭法官邓青林:“庆军同志让我们感受到法治的温情。法律条款是冷冰冰的,但是通过每一个案件的审判,让当事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法律的这种公平和正义,法律便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有温情有温度的。”
河南高院组织干警收看新闻联播关于李庆军先进事迹的报道
河南高院信息处干警郭琦:“李庆军法官用行动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公正司法,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淡泊名利。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心系案件,心系工作。‘廉洁办案,平安一生。’李法官做到了家人对他的期待。”
河南高院执行局法官安利萍:“何为初心、何为使命、何为担当,李庆军同志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生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担当。他是一面旗帜,也是一面镜子。”
河南高院环资庭干警张东方:“李庆军同志是我们省法院所有同志的骄傲和楷模,我们一定要传承好这种宝贵的精神和品质。”
河南高院办公室干警王钰莹:“通过观看李庆军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受感动,他就是我们身边的一名普通法官,但是他又不平凡,他的身上,展现着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